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了2021年10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的統計數據。數據顯示,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連續兩個月出現下降,且降幅擴大。同時,10月份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再創新高,超七成城市新房、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。
房價跌幅擴大
10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延續9月低迷行情,量價持續回落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1年10月份,全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延續略降態勢,且同比漲幅繼續回落。
根據測算,10月份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。其中,北京和上海環比分別上漲0.6%和0.1%,而廣州和深圳則分別下降0.3%和0.2%。二手住宅方面,一線城市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4%,與9月份相同。
相比之下,二三線城市房價“降溫”則更加明顯。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9月份持平轉為下降0.2%,二手住宅銷售價格降幅則相比較9月份擴大0.2個百分點,達到0.3%。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.3%,降幅較9月份擴大0.1個百分點。
同時,與2020年同期相比,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漲幅繼續回落。其中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同比上漲5.0%和6.7%,漲幅較9月份分別回落0.3和1.0個百分點。
整體來看,10月份房價下跌,且跌幅略有擴大。同時,房價下跌城市數量增加。其中,新建商品住宅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為52個,相比9月份的36個,增加了16個。二手住宅房價下跌的城市增加了12個。不過,下跌城市中約8成左右的城市跌幅不超過0.5%,房價仍基本保持平穩。
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表示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出房價9月份首次出現環比下跌,10月份跌幅有所擴大。據此可以認為,房地產市場的矛盾從“過熱”開始轉為“過冷”。這中間需要積極防范市場過快降溫和出現房地產金融風險。
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向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指出,10月份,70城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.3%,這是2015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,環比上漲城市數從上月的27個驟降至13個,連續2個月出現房價上漲城市數驟跌的現象。原因在于9-10月份,由于信用風險事件傳染,銀行信貸收緊,各地加強預售資金監管,開發商資金鏈極其緊張,紛紛開啟大力度的打折促銷。70城中有52個城市新房價格下跌。
嚴躍進提醒,若從過去房地產市場的周期看,一般會下跌8個月,近期要注意“御寒”的操作。當然隨著信貸政策的放松以及其他配套政策的推進,對于市場的下行不需要過多的恐慌。后續政策效應逐漸顯現,市場下行的速度也會放緩。尤其是11月份,預計部分城市銷售市場會有底部反彈可能,客觀上也會使得房價指數下跌的空間減少。
二手房下跌更明顯
值得關注的是,二手房下跌更明顯,各線城市普遍下跌。數據顯示,10月份全國70個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-0.3%,同比漲幅為2.0%。一二三線城市分別下跌0.4%、0.3%和0.4%。
對于二手房下跌的影響因素,李宇嘉表示,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15個城市祭出二手房參考價,指導貸款發放,導致杠桿緊縮;二是銀行信貸對二手房收縮更加明顯,甚至停貸。所以,即便一線城市也難以避免下跌態勢。10月份,70城只有4個城市二手房價格上漲,64個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跌。
嚴躍進分析稱,二手房的下跌有三個特點。第一,其先于一手房先降溫,在今年8月份已經開始出現微弱的下跌,目前連跌三個月。第二,降溫力度要大于一手房,無論是環比跌幅數據還是同比漲幅數據都有類似的特征。第三,市場降溫受到關注度少,就近期看,更多還是關注房企的經營壓力,但是對于中介以及二手房市場的壓力關注略少。
從二手房的降價城市數量看,10月份達到了64個城市。嚴躍進認為,大概有90%的城市出現了明顯的降價現象,說明這一波二手房的降溫是全國范圍性質的。所以后續從房地產風險的角度看,對于此類影響面比較大的降溫態勢,也是需要積極給予關注的。換句話說,要防范在房企金融風險的基礎上,二手房市場的風險也擴大。
同比方面,二手房熱度急劇收縮。10月份,70城二手房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.0%,比上月收縮0.4個百分點,連續3個月出現漲幅0.4-0.5個百分點的急劇收縮。
為何急劇下跌?李宇嘉認為,主要原因在于下半年后,金融長效機制全面落地,開發商前端融資(開發貸、信托、債券、前融)等全面收緊,后端銷售回款明顯下降,造成資金鏈被雙重擠壓,疊加債務到期集中。另外,受到放貸緊縮、利率攀升、二手房停貸等情況,需求端也急劇冷縮,二手房價開始下跌,換房需求轉弱,造成了供需冷卻的循環。
“二手房市場的降溫現象其實更為嚴重,只是目前大家關注的重心在于一手房。從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防范角度看,也要關注二手房市場的降溫現象。”嚴躍進表示,就目前看,可以做的一項工作就是,信貸政策的放松下,要求各地對于二手房的房貸給予支持,積極促進合理的二手房交易,以促進此類市場的更好發展。
短期房價仍有下行壓力
1-10月,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,全國商品房均價為10290元/平方米,漲幅為4.2%。
展望未來,李宇嘉指出,一是信貸政策開始糾偏,未來跌幅會收窄。近期,按揭貸款、開發貸款正;,10月份房地產貸款多增1000多億,目前對合理的按揭貸款需求,既要足額適時投放,還要將因額度緊張而明顯上浮的利率降下來。近期,首套房貸利率明顯下降;另外,對開發商的項目和企業要分開看待,在確保預售資金監管到位的情況下,手續齊全的項目開發貸要給予滿足。因此,資金層面緩和對開發商大力度打折形成對沖,新房價格下跌幅度會趨緩。
二是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下跌的不平衡。目前,信貸支持主要在新房層面,目的是保交流、保民生、保穩定。因此,在貸款集中度依舊有效的情況下,有限的信貸會向新房走,二手房價格將會繼續下跌;會向龍頭穩健的開發商走,高杠桿開發商依舊困難。當然,由于市場情緒緩和,二手房下跌幅度也會減緩。
三是房價整體還會慣性下跌。由于目前的政策調整仍在托底、適度糾偏,并不會大幅度增加信貸投放。加上,房價仍在歷史高位、同比仍舊明顯上漲的情況下,適度糾偏的信貸環境,并不會對當前繼續下跌的趨勢形成扭轉。特別是,需求端不會松綁限售、限貸的情況下,未來需求復蘇態勢不能太樂觀,房價仍會慣性下跌。
嚴躍進認為:“當前房價總體上趨穩,保持小幅度的上漲,屬于風險可控范圍。”(轉自:中國產經新聞報 趙碧)
|